631不锈钢板(UNS S17700棒材)金属材料:不锈钢板

631(UNS S17700)沉淀硬化不锈钢是以铬、镍为主要合金元素并含铝,经沉淀硬化处理可显著提升强度,具有中等导热性、密度适中、固溶态塑性好而沉淀硬化态强度高的特点,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、医疗器械、电子设备及机械制造等领域不锈钢板

化学成分特点

主要合金元素铬(Cr)含量在16.0%-18.0%,能在钢材表面形成致密氧化膜,显著增强其耐腐蚀性;镍(Ni)含量为6.50%-7.75%,有助于稳定奥氏体组织,提升钢材的韧性和加工性能不锈钢板

铝(Al)含量为0.75%-1.50%,在沉淀硬化过程中与其他元素形成金属间化合物,对提高钢材强度起到关键作用不锈钢板

同时严格控制碳(C)、磷(P)、硫(S)等元素的含量,较低的碳含量(≤0.09%)可减少碳化物形成,提高耐腐蚀性和韧性;磷(P)含量≤0.04%,硫(S)含量≤0.03%,降低它们的含量能避免钢材韧性和耐腐蚀性降低不锈钢板

物理性能:密度约7.65g/cm³,相比普通碳钢较轻,利于减轻结构重量;热膨胀系数在20 - 100°C时约为10.8×10⁻⁶/°C,热膨胀特性稳定,有助于在温度变化环境中保证尺寸精度;导热系数约16.3W/(m·K) ,导热性能中等;固溶状态下呈弱磁性,沉淀硬化处理后磁性增强不锈钢板

力学性能:固溶状态时,抗拉强度约1035MPa,屈服强度约380MPa,伸长率达20%-30%,硬度约90-95HRB,塑性良好,便于冷加工;经过沉淀硬化处理(如H900状态),抗拉强度超1600MPa,屈服强度约1400MPa,伸长率降至5%-10%,硬度达40-44HRC,强度大幅提升不锈钢板

热加工

1、锻造

加热温度:始锻温度一般控制在1000-1100°C,这一温度区间能使钢材具有良好的塑性,便于进行锻造变形不锈钢板 。终锻温度不低于900°C,若终锻温度过低,钢材的变形抗力增大,容易产生裂纹等缺陷。

冷却方式:锻造后可采用空冷或缓冷的方式,避免冷却速度过快导致钢材内部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不锈钢板

2、热轧

加热:将钢材加热到1000-1100°C,使钢材达到合适的轧制温度不锈钢板

轧制过程:采用多道次轧制的方法,逐步将钢材轧制成所需的尺寸和形状不锈钢板 。每道次的轧制变形量需要合理控制,以保证钢材的质量和性能。

冷加工

1、冷弯

预处理:在进行冷弯操作前,通常需要对钢材进行固溶处理,以提高钢材的塑性,降低变形抗力,避免冷弯过程中出现开裂现象不锈钢板

2、冷拔

润滑:冷拔过程中需要使用良好的润滑剂,以减少钢材与模具之间的摩擦,降低拔制力,提高表面质量不锈钢板

变形量控制:控制每次冷拔的变形量在10%-20%左右,防止变形量过大导致钢材出现加工硬化过度,影响后续加工和使用性能不锈钢板

本站内容来自用户投稿,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与我们联系删除。联系邮箱:835971066@qq.com

本文链接:http://www.tjddgc.com/post/259.html

友情链接: